建议第三孩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该文章由就医网整理发布,跟着施春小编一起来看看建议第三孩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最新相关资讯吧。
“学前教育入园难和贵的问题,依然是阻碍大多数家庭不愿生育‘多孩’的原因之一。公办幼儿园的名额少,民办幼儿园的费用普遍较高,而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费相对较贵……”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第十
正文摘要:
“学前教育入园难和贵的问题,依然是阻碍大多数家庭不愿生育‘多孩’的原因之一。公办幼儿园的名额少,民办幼儿园的费用普遍较高,而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费相对较贵……”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为更有效地鼓励生育,他将提交“关于进一步优化生育配套公共服务供给,提高生育意愿,优化人口结构的提案”,建议“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教育专项补贴,为第三孩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阶段的免费教育”。甘华田表示,探索更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应鼓励地方在降低养育、教育成本方面大胆创新。建议第三孩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学前教育入园难和贵的问题,依然是阻碍大多数家庭不愿生育‘多孩’的原因之一。公办幼儿园的名额少,民办幼儿园的费用普遍较高,而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费相对较贵……”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为更有效地鼓励生育,他将提交“关于进一步优化生育配套公共服务供给,提高生育意愿,优化人口结构的提案”,建议“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教育专项补贴,为第三孩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阶段的免费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甘华田
观点:
面对生育主导型人口负增长,
需要提高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
甘华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国人口6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面对生育主导型人口负增长,努力提高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甘华田认为,目前,适龄的生育人群生育观念相对固化,“二孩”“三孩”政策对我国总体生育率的影响不如预期。
“不愿生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教育问题,第二个是医疗问题。实际上,教育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拦路虎’,要解决这一问题,给三孩提供免费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给三孩提供免费教育,国家财政是完全能够承受的,因为小学和初中已经是义务教育了,仅仅需要提供幼儿园和高中的费用。”甘华田如是说。
建议:
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教育专项补贴
减轻育儿家庭医疗负担
甘华田表示,探索更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应鼓励地方在降低养育、教育成本方面大胆创新。
那么,如何降低多孩家庭的教育成本?对此,甘华田建议,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教育专项补贴,为第三孩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阶段的免费教育。
此外,甘华田还建议减轻育儿家庭医疗负担,实行6岁以下儿童免费医疗,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运用好税收政策,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关于抚养子女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按照子女数量进行差异化个税抵扣,并且覆盖从怀孕到孩子年满18周岁。
在养育、教育成本之外,甘华田对多孩家庭住房保障问题也有关注。甘华田提出,针对多孩家庭出台住房保障政策,降低多孩家庭的养育成本。而从地方实践上,目前福建省龙岩市已出台《龙岩中心城区三孩家庭购买新建商品住房补贴实施办法》,助力缓解多孩家庭购房压力。
如若实行上述一系列举措,其带来的医疗、教育成本是否会增加财政负担?
对此,甘华田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费用应该是国家财政能够承受的。“这实际上是一个鼓励性的、引导性的政策,表明国家鼓励生育的决心,也充分彰显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
现状:
多地探索生育支持措施
以现金补贴和购房政策为主
那么,为何建议为三孩提供免费教育,而不从二孩开始?
甘华田表示,这是出于对财政负担的现实考虑。给三孩提供免费教育不会太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有可行性的同时,也起到了鼓励生育的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检索发现,目前多地已经出台针对三孩的生育支持措施。
比如,湖北荆门部分地区对三孩家庭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4万元。2022年11月,湖北荆门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二孩、三孩家庭还可以受到住房政策支持。对夫妻双方中至少一方为荆门市户籍,在东宝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漳河新区等三区购买首套或改善型普通住房的生育二孩及三孩家庭发放购房补贴,其中二孩家庭给予一次性补贴2万元,三孩家庭给予一次性补贴4万元;有两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职工家庭在市里购买首套或改善型住房时,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规定限额的1.2倍。
湖南长沙对三孩及以上每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2022年7月,湖南长沙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激扬在解读该方案时表示,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 张炎良 北京报道
责编 任志江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建议第三孩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相关阅读:
为鼓励“三孩”,代表委员们真的拼了
倡导三孩免费上幼儿园、扩大公立幼儿园投入、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给三孩家庭提供生育补贴……这些两会建言冲上热搜,引起热议。如何让家庭提高生育三孩的愿望,打消生育三孩的顾虑成为今年多位两会代表委员提案议案关注的议题。
人口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民族未来,关乎长远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如何采取全方位措施,降低养育成本,鼓励生育,是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在降低养育成本上,以教育为代表的养育成本与焦虑必然受到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两会代表委员们在鼓励生育,三孩托育养育,升学教育等方面又提出了哪些建议?你更赞同哪一个?一起来看:
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
聂鹏举建议从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四个方面推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创造激励生育三孩的良好社会环境:生育方面,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没有生育保险的人员由国家统一支付。养育方面,国家要求地方政府设立部分公益性质的托育机构,前二孩进行保本收费,对第三孩的托育费用适当进行减免,比如减免30%~50%;对有需要生育三孩的人员,国家对第三孩按地区实行一定标准的生活及医疗保险补助,比如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20%发放生活补助,生活及医疗保险补助一直持续到18周岁。教育方面,对第三孩除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同时也免除高中三年的教育费用;第三孩考大学可以按地区差异实行10~20分的加分奖励。就业方面,鼓励单位支持有三孩家长的就业,单位无端解除就业协议时,除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偿外,需要另外增加补偿费用50%的补助金。
建议鼓励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
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
周燕芳表示,老龄化和少子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口问题关乎社会发展,需综合施策,根源提升女性生育意愿。建议加快建立健全家庭社会友好的政策体系:
一是延长男性带薪育儿假并强制执行,分担女性育儿压力,缩小就业中因产假差异导致的性别歧视。
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
三是逐步实现将幼儿园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
四是加大财税鼓励支持力度,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五是减轻有孩家庭购房与租房的经济负担。
六是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
七是为促进女性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保证企业招聘女员工比例。
八是提升各领域女性参与管理的能力与话语权。
建议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建议用人单位免费提供托育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俊廷
张俊廷表示,目前国家放开三孩,虽然有了政策,但是很多年轻人生育率还是不高,张俊廷关注到,其中的困难之一在于,很多家庭考虑到培养一个孩子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经济成本,很有可能不太愿意继续要孩子,尤其是考虑到没人带孩子,对此,他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降低生育成本,倡导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同时鼓励一些大企业、单位提供免费的托育服务。
建议扩大公立幼儿园的投入以鼓励生育
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
陈众议调研发现,绝大多数育龄期的年轻人不要孩子的首要原因是“没法给予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他表示,一个孩子来到世上会不会幸福,根据社会形态是可以预估的。家长们首先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次才涉及经济能力、时间成本等因素。陈众议建议从街道、乡镇开始,加大对幼儿园的财政投入,为儿童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生态,以此鼓励家长生养后代。
建议给予三孩家庭定期免费育儿保姆照护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华
“家庭助养服务应该成为‘三孩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 李国华建议,可以参考借鉴国外育儿保姆制度,依托长护险平台,通过政府承担部分经费与多元筹资方式,给予三孩家庭每周一定时间的免费育儿保姆照护服务(如每周20小时);给予二孩家庭一定费用减免的育儿照护服务(如按照半价收费);一孩家庭也可通过长护险平台雇佣专业育儿保姆解决家庭的保姆寻找困难。
建议对生三孩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
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敏
谢文敏建议,加强社会生育支持力度,完善生育补贴制度,完善养育休假制度。将产假适当延长至半年,允许新生儿的母亲视情况分散休假,大力推行男性的陪产假。另行增设生育补贴制度,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按月分别发放600元、1000元生育补贴。
建议减免三孩及以上家庭50%房贷利息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
黄细花建议有关部门可研究实打实地给予家庭帮助,鼓励积极生育。托幼方面,可考虑实施入托儿所、幼儿园等费用由家长和政府财政各承担一半;房产方面,对于三孩及以上家庭,可以返还或直接减免其房贷利息的50%;医疗方面,可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入院治疗报销比例。
建议在各级工会设置婚恋委员解决单身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杰
李杰表示,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提高生育率,促进年轻人结婚生子,已成为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方案。但另一方面,年轻人婚恋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突出问题。李杰建议:在各级工会组织中设置婚恋委员这一专门岗位,在工会统一领导下,明确其应有职责,通过提供各种婚恋服务,为适龄单身男女解决婚恋问题。
建议限购城市给予三孩家庭优先购房资格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兆安
张兆安建议要构建完善与此配套的支撑体系。他提出,建议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出中设立专项的生育奖励资金,对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给予一次性财政奖励。同时,建议在不限购的城市,三孩家庭购房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原房价打折交易,在限购的城市,考虑给予生三孩家庭优先购房资格。
张兆安还建议,推出生育奖励,“要提高生育率,最直接有效的应该是现金奖励,尤其对于大部分低收入家庭,为此,建议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出中设立专项的生育奖励资金,对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给予一次性的财政奖励”。
建议国家承担企业聘用育龄女性的损失
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
赵冬苓在小组会议发言时建议,国家应当为企业承担一部分因雇佣育龄、产龄、怀孕女性造成损失和负担。赵冬苓认为,现在很多保护育龄、产龄、怀孕女性的法律、政策 ,实际上都是在加重企业的负担,造成企业接纳育龄和产龄的女性入职的意愿不断降低。因此,她建议由国家为企业承担一部分因雇佣育龄、产龄、怀孕女性造成的损失和负担。她认为,如果将这部分负担全部压给企业,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千方百计地不录用、或想办法辞退育龄的女性,导致女性的生育的意愿越来越低。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北京头条、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等
本文内容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多特收录文章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属非营利性,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进行处理。
联系邮箱:duotefawu@163.com
河南省生育保险最新政策:河南生育三孩费用纳入生育保险
代表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 委员建议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结果: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确系小花梅
丰县8孩女子确系小花梅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始末
攀枝花:生育二三孩每月每孩发500元 攀枝花二三孩补贴政策介绍
长沙生育二孩以上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是怎么回事,关于长沙生育二孩以上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是什么的新消息。
杭州加大三孩家庭购房优惠是怎么回事,关于杭州加大三孩家庭购房优惠政策的新消息。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组成立: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彻查真相
近40城支持多孩家庭买房,近40城支持多孩家庭买房吗
三孩最新政策:三孩政策来了!全面三孩政策实施时间
鼓励生三孩 17部门联合发文是怎么回事,关于鼓励生育三孩的新消息。
向二三孩家庭发补助
以上就是施春给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相信经过上面的介绍后大家能明白建议第三孩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块的相关意思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pinpai/2023-02-28/65330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马斯克重夺世界首富头衔2023-02-28 11:22:56
- 明起香港口罩令全面取消2023-02-28 11:22:54
- 苹果iPhone等设备全系电池将涨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023-02-28 11:22:52
- 高校人事密集调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023-02-28 11:22:50
- 曝雄鹿老板35亿美元卖掉球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023-02-28 11:22:48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2022年延迟退休新消息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2022-06-23 14: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