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汤
2025-03-09
- 【方剂名称】:
- 大黄附子汤
- 【方剂出处】:
- 《金匮要略》
- 【方剂歌诀】:
-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疝痛方;冷积内结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 【方解】:
- 本方证因寒邪与积滞互结于肠道所致。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人于内,阳气失于温通,气血被阻,故见腹痛;寒邪阻于肠道,传导失职,故大便不通;寒邪凝聚于厥阴,则胁下偏痛;积滞留阻,气机被郁,故发热;阳气不能布达四肢,则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寒实之征。治当温散寒凝以开闭结,通下大便以除积滞,立温阳通便之法。本方意在温下,故重用辛热之附子,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以苦寒泻下之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共为君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是为臣药。大黄性味虽属苦寒,但配伍附子、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为去性取用之法。三味协力,而成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剂,合成温下之功。
附子与细辛相配是仲景方中治疗寒邪伏于阴分的常用组合,如麻黄细辛附子汤中是与麻黄同用,意在助阳解表;本方是与苦寒泻下之大黄同用,重在制约大黄寒性,以温下寒积,意在温阳通便。一药之异,即变助阳解表而为温下之法,且方中附子用至3枚,远比麻黄细辛附子汤为大,此中轻重,大有深意,临证用药当细心体会。
- 【配方组成】:
- 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
- 【使用方法】:
- 水煎服。
- 【功效和作用】:
-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 【临床应用】:
- 本方常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 【注意事项】:
- 使用时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yangsheng/zhongyiyangsheng/2025-03-09/83222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