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艾滋病怎么判断晚期 艾滋病的传播

2025-01-30 就医网

一、艾滋晚期的症状都有哪些

  在艾滋晚期,人CD4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RNA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

  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各系统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如下:

  肿瘤:淋巴肉瘤、卡波氏肉瘤等。

  眼部:巨细胞毒性及弓形虫性视网膜炎。

  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皮肤: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炎和甲癣。

  呼吸系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肺结核、复发性细菌、真菌性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各种毒性脑膜脑炎。

  消化系统:白色念珠菌食道炎,及巨细胞毒性食道炎、肠炎;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胃肠炎。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期的表现除全身性症状外,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不同地区艾滋人出现的并发症不尽相同,所发疾与当地流行现患率密切相关。

二、艾滋的传播途径都包括哪些

  1、性传播:

  艾滋毒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如梅毒、淋、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毒的危险。艾滋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毒。*传播的机率比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毒就可能通过血液或者精液传染。

  2、血液传播:

  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人(例如血友)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 如果该制品含有艾滋毒,该人就可能被感染。

  3、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使艾滋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在有些西方国家,政府还有专门给*者发放免费针具的部门,就是为了防止艾滋的传播。

  4、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临产进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感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临产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感染。

三、艾滋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四、艾滋的诊断标准都有什么

  1.急性期诊断标准:

  人近期内有流行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诊断标准:

  有流行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毒感染或带状疱疹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毒感染;

  (13)弓形虫脑;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yangsheng/yangshengshipu/2025-01-30/81931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