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通用性中医科普
2024-01-24
中医养生网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就会进入立秋节气。进入立秋之后,气候从酷暑逐渐转为凉爽,这个季节也是身体养生的好时候。下面是一些立秋养生事项:
1.调节饮食
在立秋节气中,气温逐渐降低,天气也变得干燥,容易引起人体内部水分的流失,因此在饮食上要多补充水分。同时,应当注意饮食的减油减盐,尽量选择新鲜的青菜、低脂低糖的水果,增加饮食中蛋白质和营养素的摄入量,帮助养护身体。
2.适度运动
秋季的空气清新,气温宜人,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季节,有助于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时的时间和强度,尽量不要在昼热夜凉,饮食过量或肚子空腹时进行,也不要过度运动造成身体疲劳。
3.睡眠规律
秋季的天气开始转凉,昼夜温差也会越来越大,容易导致感冒等身体不适。因此,在睡眠上要注意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尽量晚睡晚起,保证睡眠时间充足,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精神调节
秋季是心情波动比较频繁的一个季节,人们往往会因生活压力等原因而产生负面情绪。应当学会通过放松、调节心情和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等方式来舒缓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在立秋节气中,要注意调节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和精神调节,有序养生,才能让身体更健康,旺盛精神,迎接接下来的秋季。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yangsheng/sijiyangsheng/2024-01-24/71636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