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湿热下注型脱肛的2种食疗方

2025-03-09

 

湿热下注型脱肛临床表现:

 

  肛肠突出于外,肛门热痛,局部红肿,兼见面赤身热,口干脘闷,腹胀便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大蒜烧茄子】   

  配方: 太蒜25克,茄子500克。 

制法: 茄子剖成两半,从内向外切成1厘米左有的十字花刀,再切成4厘米×2厘米的长方块。炒锅置旺火上,注入菜油,烧至油冒青烟时离火,油温略降后逐个放入茄子,翻炒两次,再下入蒜瓣、姜末、酱油、食盐、清汤,烧沸后用文火再焖10分钟,翻匀,撤入葱花,加白糖、勾芡,收汁炒匀,加入味精,起锅装盘。 

功效: 清热解毒。 

用法: 佐餐食用。 

 

 【绿豆糯米酿大肠】   

  配方: 猪大肠适量,绿豆、糯米分别为2:1的量。 

制法: 把浸开的绿豆、糯米放入洗净的猪肠内,两端用线扎紧,放瓦锅内,加清水适量,煮2小时左右。 

功效: 清热利湿。 

用法: 分次佐餐服食。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yangsheng/shiliaoyangsheng/2025-03-09/83201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