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后不建议立即去发热门诊,什么情况该去发热门诊

发烧后不建议立即去发热门诊

高烧去医院要挂发热门诊或呼吸科、感染科,当出现高烧时,如果是夜间去医院,需要挂急诊科。如果必须要去发热门诊,建议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家中也需要多通风,以免出现毒性感染的情况。若核酸检测的结果为阳性时,通常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轻症感染者,建议居家隔离。

优质回答(1)

腋下体温超过37.3度持续3天以上,应该要去看发热门诊。可以多休息、多饮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感冒药观察3天后,如果情况没有缓解甚至更加严重,则建议前往医院再次就诊治疗。

优质回答(2)

退烧了是否需要去发热门诊诊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患者数天后症状仍不见好转,并伴有呼吸困难、腹泻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如果有流行学史,有确诊人或者疑似人的接触史,有疫区、疫地的接触史,合并有发热或者咳嗽、全身乏力等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这种情况会被隔离,同时需要完善血常规和胸部CT的检查进行明确。无论是哪一种传染性疾,都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如果仅仅是发热而没有特别严重的症状,不建议到发热门诊,以免出现交叉的感染。而新型冠状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也能够得到比较专业的传染相关检查和治疗。在疫情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手部卫生,尽量减少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出门时应戴好防护口罩。如果排除新型冠状毒的感染,发热的人还应该考虑是否合并其他细菌、呼吸道常见的毒、非典型致体,如支原体或者衣原体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检查,找出因,对症治疗。正常情况下,如体温不够高,即使到了发热门诊可能也会建议去普通门诊做常规的诊疗。在目前新型冠状毒肺炎的疫情下,建议如果有流行学史,也就是发前14天有湖北,或者是温州等周边地区的旅游或者居住史,有新型冠状毒肺炎确诊或者是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凡是有发烧超过3度,应该要去发热门诊,完善血常规、胸部CT、新型冠状毒核酸检测等,排除新型冠状毒感染。如果是传染性发热会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疾控中心,以排查是否为当前流行的市面传染。发热最常见于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还可以见于胆系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腹腔、盆腔的感染。如果有明显的体温波动或者超过3℃,需要去发热门诊。对于前14天内没有去过外地,在本地也没有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感冒发烧患者,一般要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按照正常流程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即可,对于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隔离,可能只是单纯的感冒。如果是普通发热人,发热门诊会建议去相应的科室做进一步检查治疗,甚至住院。比如有咳嗽咳痰,会被分诊到呼吸内科;有腹痛腹泻会被分诊到肠道门诊或者消化内科;有心慌、心悸会被分诊到血管内科;有头晕头痛则会被分诊到神经内科。如果必须要去发热门诊,建议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家中也需要多通风,以免出现毒性感染的情况。

优质回答(3)

37摄氏度一般不用去发热门诊看

优质回答(4)

去发热门诊不一定会被隔离,需要观察一般情况变化。而新型冠状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也能够得到比较专业的传染相关检查和治疗。

优质回答(5)

感冒不一定要去发热门诊。如果排除新型冠状毒的感染,发热的人还应该考虑是否合并其他细菌、呼吸道常见的毒、非典型致体,如支原体或者衣原体的感染,需要进一步检查,找出因,对症治疗。正常情况下,如体温不够高,即使到了发热门诊可能也会建议去普通门诊做常规的诊疗。在目前新型冠状毒肺炎的疫情下,建议如果有流行学史,也就是发前14天有湖北,或者是温州等周边地区的旅游或者居住史,有新型冠状毒肺炎确诊或者是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凡是有发烧超过3度,应该要去发热门诊,完善血常规、胸部CT、新型冠状毒核酸检测等,排除新型冠状毒感染。

优质回答(6)

只要腋温高于37.3℃都属于发热的情况,都可以去发热门诊进行检查和进一步治疗。发热最常见于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还可以见于胆系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腹腔、盆腔的感染。如果有明显的体温波动或者超过3℃,需要去发热门诊。

优质回答(7)

患者出现感冒发烧,应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对于前14天内没有去过外地,在本地也没有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感冒发烧患者,一般要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按照正常流程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即可,对于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隔离,可能只是单纯的感冒。如果是普通发热人,发热门诊会建议去相应的科室做进一步检查治疗,甚至住院。比如有咳嗽咳痰,会被分诊到呼吸内科;有腹痛腹泻会被分诊到肠道门诊或者消化内科;有心慌、心悸会被分诊到血管内科;有头晕头痛则会被分诊到神经内科。如果必须要去发热门诊,建议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家中也需要多通风,以免出现毒性感染的情况。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2023-08-07/69182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