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现致命疾病,出现症状24小时内死亡!它会传入中国吗?

  • 2023-03-31 18: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阳

近日,在非洲布隆迪,一种神秘疾已导致3人死亡,且都是在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科学家在排除多种毒可能后,至今未能确认其“身份”,目前高度怀疑是一种人畜共患。这种疾是否会给人类带来新的威胁?

不是马尔堡或埃博拉

据布隆迪官方报道,上周,当地一名18岁学生在医院救治过程中突然暴毙,从出现症状至死亡,全程不到24小时。目前,所有死亡例都发生在布隆迪东北部,靠近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边境地区。

这种“神秘疾”的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呕吐、腹痛、头晕和流鼻血,而这似乎都指向“某种毒性出血热”,如马尔堡毒、埃博拉毒。

近期,布隆迪邻国坦桑尼亚正遭马尔堡毒席卷,自宣布出现马尔堡暴发之后,有8人出现症状,其中5人死亡。坦桑尼亚所有例都发现在该国西北部,该地区与布隆迪有直接边界。

卫生专家据此怀疑,这名学生是在感染马尔堡毒后死亡。但是,布隆迪最高医疗官员艾菲洛•西切尔韦在一份声明中宣布,所有患者的新冠毒、马尔堡毒以及类似埃博拉毒的相关毒检测均呈“阴性”。    

布隆迪卫生部近日表示,正在密切关注这一神秘疾,并呼吁“民众保持冷静,向最近的卫生机构报告任何接触上述症状的人。”同时,另外两名感染者曾接受治疗的巴济罗地区已被卫生当局紧急隔离。目前,正在等待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采集的样本结果后做出决定。

怀疑是一种人畜共患

坦桑尼亚总统萨米亚•苏鲁胡•哈桑表示,此次布隆迪发现的这种“奇怪”疾可能是由人与野生动物之间“越来越多的互动”引起的。此前,世卫组织也曾警告称,人畜共患疾正在非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由于这次的检测结果不是埃博拉,也不是马尔堡毒,那么症状对照就只剩下一个关于“急性流鼻血”症状的参考了,那就是韦尔氏

韦尔氏又称“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罕见的细菌感染疾,由动物携带,最常见于老鼠和牛。该通过动物尿液或被动物尿液污染的水和土壤,接触眼睛、嘴巴、鼻子或皮肤破损传播给人类,通常在感染后1~2周出现症状,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感染后,患者会出现从无症状到轻微(头痛、肌肉疼痛和发烧),再到严重(肺部出血或脑膜炎)的过程,甚至导致黄疸、功能衰竭和出血。

据报道,2022年7月,坦桑尼亚也曾暴发过一种神秘的流鼻血疾,造成至少3人死亡。随后,坦桑尼亚政府确认其为钩端螺旋体,也称为韦尔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表示,目前,这种神秘疾尚不能确定是韦尔氏,也不清楚原因,但环境因素可能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细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存活,布隆迪地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近期处于雨季,潮湿温暖的气候变化会让细菌持续存在,这可能会导致例的增加。

传入我国风险小,防好人畜共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新例分散在3个不同的省份,距离近100英里,这一事实“表明原体传播范围更广”,“不能排除国际传播的风险”。布隆迪卫生部建议民众,用清水和肥皂洗手,避免在无保护的情况下接触体液,不要食用野生动物,不触摸死因不明的尸体。

彭劼介绍,人畜共患是一种在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疫,往往通过动物的唾液、粪便、被污染的水、毛发垢屑等途径传播,常见的有狂犬、布鲁氏菌、禽流感、结核、链球菌、血吸虫等。“人畜共患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这次非洲暴发的‘致命毒’,传入我国的概率是极低的,大家不必恐慌。”

彭劼提醒,预防常见的人畜共患,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买死畜禽肉、不吃未煮熟的肉,不喝未消毒的生奶,接触牛羊后要彻底洗手。动物圈舍要进行严格清洗消毒,处理完及时用消毒剂洗手。生动物要尽早送医,及时淘汰和无害化处理。从事牛羊接生、屠宰、加工皮毛和动物疫采样监测等工作人群,往往是高危感染人群,要做好个人消毒防护,免疫接种,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等。▲

责编:潘子虎

主编:张瑾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2023-03-31/66579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