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甲流何时结束?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 2023-03-07 17:59:58 腾讯健康
- 健康
最近,「甲流」相关话题频登社交媒体的热榜,引起广泛关注。
北京、上海等地出现部分学校学生发热的情况,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河北、安徽等地也监测到甲流的活动水平增强。
这一轮甲流什么时候可以过去?现在打疫苗来得及吗?
目前这轮甲流情况如何?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和普通感冒的区别在于,流感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多有明显发热(可达39~40°C),伴畏寒、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也可有呕吐、腹泻。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H1N1流感、甲型H3N2流感、乙型流感是主导流感流行的3种型别。
3月2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第741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3周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2023年第8周(2月20日-26日)为25.1%。
最近,多地疾控中心发文介绍了本轮甲流的情况:
北京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该市2月底单周的流感样病例数量较2019年同期水平上升78%,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亚型占35%,乙型流感占1%。
浙江省疾控中心表示,当前在浙江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由于甲型H1N1流感近三年未在该省流行,疫苗接种率低,人群普遍易感。
安徽省疾控中心表示,近期安徽省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并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引发多起疫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一方面,人们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另一方面,流感的感染率变低,造成人们对流感的免疫力下降,使得今年流感传播起来可能更快一些。
这一波甲流什么时候过去?
本轮甲流高峰什么时候过去,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但甲型流感的流行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李侗曾表示,甲流的流行趋势一般在3、4月份就会减弱。在北方通常只有一个流行季,从上一年的12月到第二年3月;但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流行季,夏季可能还有一次小流行。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感染管理与疾控处处长李琪表示,一项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甲流流行情况的研究显示:
北纬33°以北的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每年1~2月是流行高峰;
北纬27°以南的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高峰为每年4~6月份;
两个纬度之间的地区,如江西、湖北,呈每年1~2月和6~8月的“双高峰”。
总之,甲流常发生在冬春季,南方夏季也可能有一次小流行。针对甲流,总的来说是防大于治。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现在打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
先说答案——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没有流感季开始前接种预防效果好。
李侗曾建议,首先考虑在流行季前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人、孩子、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建议每年都接种。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主治医师崔璨则表示,疫苗接种后,两周左右可产生有效的抗体。如果正处于甲流流行期,及时接种疫苗也能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北方流感高发季。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防护效果在接种6~8个月后会逐渐衰减。最好在10~11月完成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的重点人群,包括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此外,需要经常出差,或者需要长时间在人群密集场所工作的人,也建议接种。
所以提醒大家,今年10~11月,高危人群记得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来年流感的流行。有接种疫苗资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疫苗接种点、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都可以接种。
得了甲流怎么治?
甲流是自限性疾病,轻症一般在发病后一周可自愈,出现症状后充分休息,多睡觉;多喝水,有助稀释黏液,也能帮助缓解鼻塞;补充营养,尽量多吃水果蔬菜,每天一个鸡蛋,一杯奶;充分通风,最好早、中、晚各开窗20~30分钟。
老年人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的症状往往较重,可出现病毒性肺炎,要尽早就医。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如超过39 ℃)持续三四天没有好转,出现脱水迹象(尿少、尿色深),咳嗽严重伴大量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应及时就诊。
怎么对症用药?
退热: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等,可选择其中一种,按说明书规范服用,避免多种退烧药叠加使用。
咽痛:以多饮水为基础,局部用药可选西吡氯铵、华素片、西帕依清咽滴丸等。
鼻塞:多会逐渐自行缓解,可尝试盐水洗鼻。
咳嗽咳痰:轻度咳嗽可以不予治疗,若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桉柠蒎胶囊等。
全身酸痛:可随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镇痛药。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与研究中心主任医师王凌航表示,目前有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病人缩短病程,改善症状,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流感,平时做好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勤洗手;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有助提升免疫力。
本期编辑:郑荣华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2023-03-07/65661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颈肩腰腿再疼也不跟风当韭菜,快进来避坑!2023-03-07 18:00:42
- 兰州市全面取消门诊慢特病定点药店配比限制2023-03-07 18:00:30
- 我国印发计量工作阶段性行动计划2023-03-07 18:00:28
-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劳工市场仍存明显性别就业差距2023-03-07 18:00:27
- 补齐女职工权益保障短板 进一步减轻女职工的生育之忧2023-03-07 18:00:26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2022年延迟退休新消息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2022-06-23 14: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