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报导纳流体仿神经功能研究成果
- 2023-01-14 08:00:17 健康一线
- 健康
大脑的功能与化学信号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仿突触器件只能实现对电信号的识别,很难直接感知化学信号。制备具有化学信号响应功能的人工突触成为神经智能传感与模拟等领域的科学难题之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于萍和毛兰群团队发展了一种聚电解质限域的流体忆阻器,利用单个器件首次实现了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号转导的模拟。该研究为发展类化学突触功能器件、神经智能传感、神经形态计算以及神经假肢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团队在长期从事脑神经电分析化学和限域离子传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限域流体器件发展仿神经突触功能的构思。他们构建了聚电解质限域流体体系,发现此体系具有忆阻器的特征,进而利用溶液中对离子在聚电解质刷限域空间内的传输,实现了器件的记忆效应,成功模拟了多种神经电脉冲行为。相比于传统固体器件,他们所发展的流体器件具有可与生物体系相比拟的工作电压和功耗。更重要的是,基于流体体系的特征,此器件可以在生理溶液中模拟神经递质对记忆功能的调控,模拟了突触可塑性的化学调控行为。进一步,他们利用聚电解质对不同对离子的识别能力,实现了神经化学信号与电信号之间转导的模拟,在化学突触的模拟研究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2023,379,156-161)上, 文章第一作者是博士生熊天逸,通讯作者为于萍研究员和毛兰群教授,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湘潭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图. 神经元(A)和纳流体忆阻器(B)示意图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2023-01-14/64243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国家能源局:入冬以来能源供应经受住多轮寒潮天气的考验2023-01-14 08:00:20
- 日本决定今年春夏期间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2023-01-14 08:00:20
- 国家发改委: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有序2023-01-14 08:00:20
- 内蒙古政协委员赵海平:扩重症队伍 保老龄健康 建医疗救援队2023-01-14 08:00:20
- 东北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超高强钢铁材料领域实现新突破2023-01-14 08:00:19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2022养老金最新计算公式一览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
2022-09-07 07:10:10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09:40:26
-
境外人员回国隔离新规2022:具体需要隔离几天?回国隔离新规放松!
2022-07-01 15:01:46
-
2022年延迟退休新消息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2022-06-23 14: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