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超8成消费者难以准确识别无糖食品
- 2022-12-30 18:00:19 健康一线
- 健康
本报讯(记者孙燕明)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无糖食品和饮料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但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能否准确识别无糖产品?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近日开展的中国消费者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超8成消费者在选购无糖食品和饮料时存在被误导的可能。
在健康消费潮流下,市场上以甜味剂替代糖的无糖食品和饮料越来越丰富,在各品类中,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最高。调查显示,近85%的消费者购买过无糖碳酸饮料,66%的消费者购买过无糖咖啡、茶饮,59%的消费者购买过无糖口香糖,而无糖冰淇淋和无糖巧克力等品类尚有待进一步开发。
糖摄入过多,会增加龋齿、超重和肥胖发生风险。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到过量摄入添加糖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无糖食品和饮料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更加健康的选择。调查显示,超6成消费者选择无糖产品的首要因素是“更健康”,另有近18%的消费者因好奇而选择无糖产品。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食品和饮料时会查看标签。然而调查发现,近8成消费者通过“不含蔗糖”“0蔗糖”等标识来判断产品是否无糖,存在被误导的可能。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指出,“0蔗糖”只是不含蔗糖,不一定是无糖,消费者还需要查看配料表中是否有果葡糖浆、结晶果糖、蜂蜜、浓缩果汁、果酱等含糖配料。
此次调查还发现,消费者对糖和甜味剂的认知较为模糊,存在大量混淆现象。例如,约7成的消费者认为糖精是糖,约6成的消费者认为三氯蔗糖、甜菊糖是糖,接近3成的消费者认为结晶果糖不是糖。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建议,应当加强公众科普宣传,指导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合理选购食品。同时,高血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食品配料中可引起血糖升高的面粉、淀粉等成分,或参考医生建议选择食品。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jiankang/2022-12-30/63900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我国大部气温偏低格局或将扭转 西南地区仍多阴雨雪2022-12-30 18:00:22
- 应急管理部部署抓好岁末年初安全风险防范2022-12-30 18:00:22
- 文化和旅游部:丰富元旦春节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2-12-30 18:00:22
- 湖南桂阳:“三级网格化”家庭医生打通便民诊疗“最后一公里”2022-12-30 18:00:21
- 广东部署近期冷空气影响期间安全防范工作2022-12-30 18:00:2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09:40:26
-
2022养老金最新计算公式一览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
2022-09-07 07:10:10
-
境外人员回国隔离新规2022:具体需要隔离几天?回国隔离新规放松!
2022-07-01 15:01:46
-
7类人不用隔离14天 原来这些人不用集中隔离
2022-05-06 1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