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
- 2021-10-27 13:48:04 网易
- 中医
外治法是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以穴位为介导,辅助针、艾等工具,或运用推拿手法,疏通经络,治疗疾病。
胃食管反流因其病位在食管,若长期反复内服中西药物,或因食管应激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此时外服法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外治疗法不但能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患者用药痛苦,减轻返流症状,而且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
1、针刺法
针刺法是外治法的代表,能通过辨证取穴使气机升降有序。临床常选用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位。针刺治疗1次/d,每次取4个穴位,每两周之间间隔2~3 d,连续6周,可有效改善症状,比PPI效果更好。

2、灸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内容,临床最常应用艾灸,通过燃烧时温熨体表穴位,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和免疫功能。
灸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选取最多的经络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选取最多的穴位是足三里穴、中脘穴、胃俞穴、脾俞穴、内关穴、太冲穴。灸法治疗可以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抑制一过性松弛、增加食管廓清功能、促进胃肠动力、降低内脏高敏感性。

3、推拿法
推拿手法的治疗有从腹部脾胃论治,也有从背部脊柱着手。点按、摩动上腹部及双手反复合摩侧腹部;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采用传统推拿背部膀胱经路线配合推擦双胁;肝气郁滞所致胃胧痛,可反复推擦双胁疏肝和胃。
4、穴位注射、埋线
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即根据病情,选用中西药物注入相关的腧穴,充分发挥腧穴、药物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有经络、腧穴、药物的三重作用。穴位埋线,即在无菌操作下,通过针刺带线将羊肠线埋入腧穴/经络下的方法,穴位埋线融合了针刺、放血、持久行针等多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久病不愈、邪气入里者。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zhongyi/2021-10-27/55151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传世中医典籍老中医秘验方
- 下一篇:临床用药经验干货百句,不喜勿喷
- 巨野康泽精神病医院因过度检查等问题被处罚2025-03-15 19:09:41
- 济南中医白癜风医院的医保协议被解除2025-03-15 19:09:04
-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华丰医院因重复收费等违法行为被查处2025-03-15 19:08:40
- 临沂兰山凯旋老年养护院医院伪造医学文书等问题被查处2025-03-15 19:08:11
- 东营润康医院超标准收费等违法行为被查处2025-03-15 19:07:48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18种常见的皮肤病图片分享 皮肤病对照图症状及名称
2022-07-06 2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