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有什么作用 揭秘紫苏作用广但要适量

秋风起,蟹正肥。金秋时节,正是河蟹上市之时,民间素有“九月团脐十月尖”之说,即农历九月雌蟹壳凸黄满,十月雄蟹腿肉细嫩,而重阳时节又是蟹鲜最为诱人的时光,古诗有“长安涎口盼重阳”之句。

蟹肉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和十多种游离氨基酸。然而,螃蟹虽然鲜美,但它性属寒凉,食用不当会致及中毒。不过,食蟹中毒有一个简单的解法,这味“药”,就是常作为田螺“配角”出现在餐桌上的紫苏。

紫苏又名白苏、红苏、鸡冠紫苏。紫苏含有挥发油、脂肪、维生素B1、紫苏醛、精氨酸、丁香油酚等。中医认为,紫苏叶味辛,性温,入脾、肺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的功能。用紫苏叶30克、生姜3片,煎汤频饮,能治食蟹中毒。若无新鲜紫苏叶,可去药房买干紫苏叶10克代替,同样有效。上述方法还能解脱食海鲜引起的瘙痒、风团、丘疹、腹痛等症。

但要注意,紫苏性温疏泻之力较强,多用会伤正气;大量久服,可使汗腺的兴奋性增高而加重自汗之症;紫苏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强胃肠蠕动,不利溃疡面的愈合,紫苏油能升高血糖,故糖尿患者应忌大量服用。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yaopin/2025-01-12/81694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