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怎么办 揭秘晒太阳是最好的“壮骨药”

身高“缩水”,轻轻滑倒也骨折,打个喷嚏会胸痛……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而这些,都是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

卫生部下发的《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中指出,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专家呼吁,预防骨质疏松要补钙、运动和多晒太阳。

老年人“跌跌不休”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影响到上亿中国人。一般女性绝经后5—10年内、男性70岁以上最易发生骨质疏松,且年纪越大,发生几率越高。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跌不休”的主要祸根。中老年骨折,往往不是姿势问题,用力不当,而是骨质疏松导致的。而骨折后往往可致患者残疾,甚至引发死亡。

“宅一族”易“骨脆脆”

骨质疏松并非都是“老年”,近年来,在门诊,20多岁就出现骨质疏松现象的不乏其人。宅男宅女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都市白领大多是深居办公室,晒太阳时间少,运动量又少,加上很多年轻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而碳酸饮料会使骨密度下降。这些都为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怕日晒、少运动和过度减肥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三大杀手”。另外,吸烟、酗酒以及那些常喝咖啡、茶或可乐的人,丢失的钙质会比常人多得多,他们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也比较高。近年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同性别、同年龄的正常人群,糖尿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率增高。

日光浴是最好的“壮骨药”

那么,骨质疏松症应如何防治呢?骨质疏松的防治不仅仅是通常认为的补钙,而是要从均衡饮食、户外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入手。“要说‘壮骨药’,最好的莫过于晒太阳。”骨质疏松的最主要表现是骨量低,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每天晒太阳15分钟,即可为“骨量银行”添存款。

不少人认为,人上了年纪,患上骨质疏松就像人老头发白一样,是一种必然。对此,黎南中表示,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也是可以预防的,而预防的主要手段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补钙、适量运动、晒太阳。他提醒,老年人在运动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护,防止跌倒。

温馨提醒:早检查,别等骨折才上医院

据专家介绍,通常,骨质密度在30到35岁时达到骨峰值,之后便会因钙质流失而开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不少女性在出现疼痛甚至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因此,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适时检测骨密度,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街头常有人设摊为市民测试骨密度。对此,专家表示,这样的测试结果只能做参考,不一定准确。市民要想了解确切的骨密度,还是到正规医院做骨密度筛查。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一是疼痛,特别是腰背部疼痛;二是身体变矮、驼背;三是特别容易发生骨折;四是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有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症状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yaopin/2025-01-11/81563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