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病防治取得历史性突破
- 2022-09-19 10:40:02 人民网
- 热点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白剑峰)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地方病防治攻坚行动,不断完善防控措施,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我国曾是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国家,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曾经严重困扰、威胁我国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将地方病防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多部门联防联控、综合施策,合力推动食盐加碘、防病改水、低氟砖茶、改炉改灶等防治干预措施,改善病区人居环境,控制消除地方病风险。
我国实现了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均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达标率均为100%。
我国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省推进、综合施策、目标管理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策略,形成了有效的防控工作机制和完善的标准体系,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奇迹,为全球治理地方病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形成了地方病防治的“中国经验”。
我国将贫困地方病患者纳入低保、评残等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手术治疗补贴、药物治疗免费政策,现症地方病患者全部建档立卡和应治尽治,病区家庭摆脱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态。在国家级贫困县中,全部地方病病区县均达到控制消除标准,达标率为100%。
地方病监测体系不断健全。每年以村为单位,开展大骨节病、饮水型氟砷中毒、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水源性高碘监测,以乡为单位开展克山病监测,以县为单位开展碘缺乏病和饮茶型氟中毒监测,全国重点地方病监测实现全覆盖。
防治能力和科技防病水平不断提升。各级财政加大对国家级专业机构、重点地区和基层防治机构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强化科研攻关,在大骨节病治疗药物筛选、水氟水碘等先进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提升了各类地方病实验室检测和医疗检诊能力。目前,已经建成覆盖全国所有病区县的监测网络。全国2562个县级实验室能够开展尿碘检测,1523个县具有甲状腺B超检诊能力,694个县具备氟骨症检诊能力,130个县具备砷中毒检诊能力,289个县具备克山病检诊能力,290个县具备大骨节病检诊能力,为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变化、措施落实进度、防治措施效果和调整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介绍,2021年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截至2021年底,全国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439个已达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包虫病病例总数降至2.67万,达到了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的目标。黑热病局部暴发得到有效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和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均明显下降。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9日 08 版)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redian/2022-09-19/61757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骑行运动成为城市新风尚
- 下一篇:我国10.3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 以案说险:宽限期出险,百年人寿温情理赔跨越保单“失效”阴霾2025-03-16 13:01:11
- 牵手16年,复星医药与和睦家终“分手”!2025-03-16 13:00:01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QDII)A(人民币)近一周下跌2.96%2025-03-16 12:59:26
- 宝山又添生物医药高新企业总部,为产业链发展赋能提速2025-03-16 12:50:35
- 青海厚植文化底蕴 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5-03-16 12:47:46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18种常见的皮肤病图片分享 皮肤病对照图症状及名称
2022-07-06 2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