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阅读作为成长的重要途径
- 2022-07-27 10:40:07 人民网
- 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阅读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个人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把阅读作为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生存能力的增强、创新方法的获得等,都离不开知识的滋养。人们固然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也可以向他人学习知识,但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始终是一条重要途径。书籍记录着人们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人们通过阅读可以获得超越个人阅历局限的知识,进而推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进步。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重视读书。延安时期,为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党中央曾规定以马克思的生日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改革开放后,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引导全社会参与到阅读中来。在追寻人生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把宝贵的时间更多用在读书学习上,通过阅读更好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
认识并掌握事物的本质,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智慧以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体现着人类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等能力。阅读能够丰富人们的知识,更能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增进人们的智慧。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不仅蕴藏着各类科学文化知识,也书写着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蕴含着大量智慧。我们要通过阅读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增强科学思维能力,如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等。例如,通过阅读增强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就能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推进现实工作;通过阅读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我们在面对矛盾时就能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
学以立德、修身正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获取知识、启智增慧,而且能够引导人们培养高尚道德、磨炼坚强意志,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记载着古人大量关于德才兼备的思考,在他们看来,德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之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认为“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作出明确回答,强调“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就是强调选干部、用人才既要重品德,也不能忽视才干”。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努力做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通过阅读培养道德,使阅读成为修身正己的强大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7日 11 版)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redian/2022-07-27/60967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研制尖端药物的新天地
- 下一篇: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侧记
- 以案说险:宽限期出险,百年人寿温情理赔跨越保单“失效”阴霾2025-03-16 13:01:11
- 牵手16年,复星医药与和睦家终“分手”!2025-03-16 13:00:01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QDII)A(人民币)近一周下跌2.96%2025-03-16 12:59:26
- 宝山又添生物医药高新企业总部,为产业链发展赋能提速2025-03-16 12:50:35
- 青海厚植文化底蕴 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5-03-16 12:47:46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18种常见的皮肤病图片分享 皮肤病对照图症状及名称
2022-07-06 2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