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条废旧衣物回收有效路径(新视角)
- 2022-05-30 10:40:03 人民网
- 热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废旧服装越来越多,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问题随之日益凸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于推进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层面上首次明确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发展目标。中国是全球第一纺织大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50%以上;又是人口大国,随着人民群众穿衣观念发生变化,服装淘汰周期大为缩短,随之产生大量废旧纺织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循环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达到30%和300万吨。《实施意见》为中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强化全链条管理,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目前,中国废旧纺织品从回收、交易流通、精细分拣到综合利用等环节,还存在着诸多的堵点、痛点,要解决这些堵点和痛点,不能采取“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做法,而是要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路,从生产端、回收端、综合利用端等方面考虑,统筹各个环节一齐发力,才能达到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的目的。在生产端,《实施意见》针对推进纺织工业绿色低碳生产,提出推行纺织品绿色设计、鼓励使用绿色纤维、强化纺织品生产者社会责任等举措;在回收端,《实施意见》针对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提出完善回收网络、拓宽回收渠道、强化回收管理等;在综合利用端,《实施意见》部署了规范开展再利用、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和实施制式服装重点突破等工作。
标准引领、科技创新,规范有序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高质量发展。尽管近几年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实施了几项有关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国家标准,如《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规范》,但是尚未形成标准体系,相关标准呈现碎片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实施意见》要求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消毒、分拣和综合利用等系列标准,建立健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体系。科技创新是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保障。为加快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提出将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依托骨干企业,加快突破一批废旧纺织品纤维识别、高效分拣、混纺材料分离和再生利用重点技术及装备瓶颈。
持续宣传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意义和理念,不断提升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衣服是穿在人身上的,如果人的消费意识没有完成绿色转变,对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意义理解不够,那么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工作也很难达到预期。为此,《实施意见》提出要做好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加强再生纺织品优质宣传。期待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全社会共同参与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推动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废旧衣物回收利用有效路径。
(作者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redian/2022-05-30/59536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一人阳性整楼入户消杀”合理吗?
- 下一篇:旧衣服也能成宝贝
- 以案说险:宽限期出险,百年人寿温情理赔跨越保单“失效”阴霾2025-03-16 13:01:11
- 牵手16年,复星医药与和睦家终“分手”!2025-03-16 13:00:01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QDII)A(人民币)近一周下跌2.96%2025-03-16 12:59:26
- 宝山又添生物医药高新企业总部,为产业链发展赋能提速2025-03-16 12:50:35
- 青海厚植文化底蕴 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5-03-16 12:47:46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18种常见的皮肤病图片分享 皮肤病对照图症状及名称
2022-07-06 2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