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 2022-04-21 10:40:06 人民网
- 热点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服务越来越方便,消费者即时支付压力大为减轻。与此同时,消费者频繁使用消费信贷,也易引发过度负债、征信受损等风险,要擦亮双眼,避免落入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应看到,市场中还存在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授信、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或违约金过高、暴力催收等乱象。一些机构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后,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及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过度营销、诱导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出现过度信贷风险。面对此类陷阱,监管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消费者也要提高判断能力。
消费者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服务。消费者还需明白,使用消费信贷服务后,需依照合同按期偿还本金和息费,信用卡分期、信用贷款等息费未必优惠。应从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还应提高权益保护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证件、账号密码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构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买房、炒股等非消费领域。消费者应认识到,违规将消费信贷获取的资金流向非消费领域,终需承担相应后果,切莫“以贷养贷”“以卡养卡”,坠入陷阱。(彭江)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redian/2022-04-21/58488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转需!9条防癌饮食建议请收好
- 下一篇:说真的 超声并不是万能的
- 以案说险:宽限期出险,百年人寿温情理赔跨越保单“失效”阴霾2025-03-16 13:01:11
- 牵手16年,复星医药与和睦家终“分手”!2025-03-16 13:00:01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QDII)A(人民币)近一周下跌2.96%2025-03-16 12:59:26
- 宝山又添生物医药高新企业总部,为产业链发展赋能提速2025-03-16 12:50:35
- 青海厚植文化底蕴 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5-03-16 12:47:46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18种常见的皮肤病图片分享 皮肤病对照图症状及名称
2022-07-06 2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