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早衰,阴阳双虚?分享中医一个名方,有助填精益髓,元气充盈
- 2021-12-13 10:07:53 网易
- 热点
现代人亚健康的情形很多,不仅身心俱累,时常感觉哪里不对劲,总的看,两大方面表现尤其明显:
一是面容比实际年龄苍老,用化妆品也掩盖不住,比如:头发早白稀疏,脸上长斑,体型虚胖,头晕眼花,口腔溃疡,牙齿松动,腰腿酸软,特别是脑袋不好使,经常忘事,这是早衰的症状。

二是冬天怕冷夏天畏热,身体比较差,比如:舌淡苔黄或舌红苔白兼备,失眠多梦和精神不振同时存在,耳鸣心烦,懒动喜卧,特别是当下手足冰冷,怎么也焐不热,这是阴阳两虚的症状。
早衰和阴阳双虚,是身体呈现的表象和症状,它们是怎么来的?从问题描述看,是气血不足和筋骨委顿,肾精亏虚的集中反映。

头晕眼花为“目视不好”,对应的是肝,肝开窍于目;腰腿酸软为筋骨松散,对应的是肝,肝主筋;脸黄长斑,舌象异常,为血虚之症,而肝藏血,仍是肝的问题。
牙齿松动和口腔溃疡,对应的是肾,为肾精缺损所致;手足畏寒,怕热耳鸣,记不住东西,是肾精亏空的表现,应该把目光放在肾的上面。
通过中医诊断,找到了肝、肾存在的问题,中医的肝、肾并非西医的代谢、解毒、合成和排泄器官,而是一个系统。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后天两大系统运行不畅,而脾和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治肝往往就能治脾。人缺少气血,精亏筋软是必然的,滋补肝肾就成为刚需和下力气解决的事情了。

如何补肝益肾?清代名医陈士铎《辨证录》记载一个方子,至今盛行,叫“天丝饮”,仅两味药:巴戟天、菟丝子,分别各取一字组合而成。
1、巴戟天,南方名药,主产于粤、桂、闽等地,以粤省高要、德庆品质最佳,一般以肉入药。巴戟天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佳品种,归于肝经和肾经,称其味辛、微温,可安五脏、补中益气,强筋骨。尤其是其辛温之气,特别益肝气肾精,可祛风湿,所以是强筋骨、补元气的优秀品种,每次建议用量3—10克为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巴戟天是提高免疫力,保护脑细胞,抗衰老,减疲劳的优秀药材。
2、菟丝子,味辛甘,入肝经、肾经,对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耳鸣等有较好疗效,古代多用于治疗肾虚腰痛、尿频余沥等病症。因其益肝助肾,很多药方用菟丝子固本培元,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现代药理分析发现,菟丝子除了改善内分泌系统外,还可助骨骼生长,提高人体代谢水平,但菟丝子药材易掺假、掺土,购买时注意分辨,用量多在6克—15克以内。

巴戟天与菟丝子配伍,看中的是同补肝肾,阴阳双补,可强筋健骨,培固元气,从而改善头、耳、目的不良症状和失眠、健忘等问题。
巴戟天与菟丝子都是温和平稳的药物,慢慢补足元气,并非猛火大补的药物,所以适合大多数早衰和阴阳双虚的人群。还有一点,巴戟天是补肾阳的,菟丝子是先补肾阳、再补肾阴的,使用“天丝饮”后,药力先助肾阳,再填肾阴,也符合中医“先补阳再补阴”的用药规矩。坚持一段时间,元气回来了,肝肾二气也补足了,当然人看起来精神焕发,早衰迹象也无影踪了。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巴戟天补肾阳可助火,所以已经虚火旺盛,或湿热者不宜选用。菟丝子不适用于肾火旺、便秘和孕妇。凡是有这些症状的患者,暂不宜用“天丝饮”。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redian/2021-12-13/56175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一个止咳的千古名方
- 下一篇:葱姜蒜汤,风寒散 | 厨房里的中医妙招
- 巨野康泽精神病医院因过度检查等问题被处罚2025-03-15 19:09:41
- 济南中医白癜风医院的医保协议被解除2025-03-15 19:09:04
-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华丰医院因重复收费等违法行为被查处2025-03-15 19:08:40
- 临沂兰山凯旋老年养护院医院伪造医学文书等问题被查处2025-03-15 19:08:11
- 东营润康医院超标准收费等违法行为被查处2025-03-15 19:07:48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18种常见的皮肤病图片分享 皮肤病对照图症状及名称
2022-07-06 2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