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性患乳腺癌复发风险高,这几类情况要警惕
出品 | 搜狐健康
编辑 | 胡鑫
34岁的小娟发现以前摸到的乳腺左侧的肿块开始变硬、变大,且向外突出,于是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就诊。经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肿块5×6厘米,考虑恶性可能,遂行穿刺活检,结果提示乳腺癌。“我这么年轻,我怎么会得乳腺癌?”小娟得知检查结果后大惊失色,脱口说出了这句话。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穆为民主任表示,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很多改变,致使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女性30岁时患病风险约1/1500,40岁时为1/200。相较年长的乳腺癌患者,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较高,生存预后较差。
因此,穆为民主任强调年轻的女性朋友对自己的健康更要注意,发现身体异常表现及时就诊。要做好乳腺癌预防,最重要的是了解年轻乳腺癌有哪些危险因素,只有了解危险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在几项大型队列研究中确定的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大多数是针对绝经前乳腺癌,少数是针对年轻女性。
1、生殖和激素因素。月经初潮年龄小和第一胎妊娠年龄大与绝经前乳腺癌的相关性更强。母乳喂养在年轻女性中具有保护作用。
2、健康行为与环境因素。女性绝经前,体重和BMI值越高,患乳腺癌风险越低,而绝经后女性,体重和BMI值越高,患乳腺癌风险也越高,说明肥胖是通过内源性循环雌激素的增加介导的。此外,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可降低绝经前乳腺癌的风险。在年轻女性饮食模式与乳腺癌的关系也有一些研究,摄入酒精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但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异。对青少年饮食模式发现一种炎症性的饮食模式,即大量摄入软饮料、精制谷物和红肉,低的蔬菜和咖啡摄入及黄油消耗量是绝经前乳腺癌小的风险因素,而高膳食纤维和植物脂肪摄入则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大量摄入低脂乳制品和乳制品钙摄入量及总维生素D与绝经前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与绝经后乳腺癌无关。接受胸部放疗也是年轻女性乳腺癌的一个强危险因素。
3、种族。欧洲国家年轻乳腺癌约占每年新诊断病例的3.5%。而韩国的统计资料则显示,年轻乳腺癌约占每年新诊断病例的9.5%。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年轻乳腺癌占10%—15%,显著高于欧洲国家。
4、遗传因素。BRCA1或BRCA2突变易患早发性癌症,年轻女性的发生率更高。
那么,哪些年轻女性是乳腺癌高危人群呢?穆为民主任表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判断:
1、机会性筛查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
2、来自BRCA1或BRCA2基因家族却未进行检查的女性;
3、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一生中有20%或更高的患病风险;
4、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女性;
5、在10—30岁接受胸壁放疗的女性。
附:中国一般风险人群筛查策略
18—25岁
- 乳腺癌知识宣教
- 每个月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25—40岁
- 乳腺癌知识宣教
- 每个月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 每年一次医生体格检查
40—70岁
- 乳腺癌知识宣教
- 每个月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 每年一次医生体格检查
- 每年一次乳腺影像学检查,推荐以乳腺钼靶和/或乳腺超声为检查手段
70岁以上
- 乳腺癌知识宣教
- 每个月一次乳腺自我检查
- 每年一次医生体格检查
本文地址:http://www.jiuyinews.cn/hangye/jibing/2021-11-22/55705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巨野康泽精神病医院因过度检查等问题被处罚2025-03-15 19:09:41
- 济南中医白癜风医院的医保协议被解除2025-03-15 19:09:04
-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华丰医院因重复收费等违法行为被查处2025-03-15 19:08:40
- 临沂兰山凯旋老年养护院医院伪造医学文书等问题被查处2025-03-15 19:08:11
- 东营润康医院超标准收费等违法行为被查处2025-03-15 19:07:48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18种常见的皮肤病图片分享 皮肤病对照图症状及名称
2022-07-06 22:50:18